媒體報道 | 埃中兩國文化交流“鏈接者”阿巴斯做客市民文化大講堂:“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我們正在創造更多的奇跡”
日期:2025-09-25 來源:深圳特區報
9月13日,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舉辦走進高校特別活動,埃中兩國文化交流“鏈接者”阿巴斯·賽義德來到深圳大學,與高校師生、市民群眾分享他眼中的埃及文明和中華文明。

講座伊始,阿巴斯講述了自己和中國文化結緣的經歷。2002年,阿巴斯報考大學時選擇了中文專業。盡管當外語導游的大哥和父母一致反對,認為中文太難學,而且當時到埃及的中國游客很少,“畢業即失業”;但阿巴斯非常喜歡中文這一深奧的語言,向往中國文化,同時他也想向家人和自己證明:“天下沒有難事,只要你用心去做就可以。”
大學期間,為了學好中文,他一度不說母語阿拉伯語,只說中文,并且鍛煉自己用中文去思考。學習效果十分顯著,大學期間阿巴斯就已經在用中文進行兼職工作。畢業后,阿巴斯當過翻譯、導游,曾在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工作。2016年初,習近平主席應邀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阿巴斯是當時接待團隊的一員。
講座中,阿巴斯介紹了金字塔、神廟、尼羅河、古埃及象形文字等埃及文明的典型象征。阿巴斯說,關于金字塔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找到科學解釋,但如果用心靈的智慧去理解金字塔,我們可以得到答案。“很多外國人來埃及最想看金字塔,在金字塔拍照,這只是因為他們喜歡拍照嗎?”阿巴斯覺得并沒有這么簡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金字塔的魅力,“它會吸引你不斷靠近它,不斷鼓勵你靠近真實的自己。其實金字塔最大的意義就是鼓勵我們每個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創造自己的奇跡?!?/span>
在阿巴斯看來,埃及和中國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古埃及象形文字雖在形式上不一樣,但目標、認知、邏輯、思路都是相同的;埃及受到尼羅河的影響十分深遠,正如黃河等大江大河對于中國的影響;埃及和中國都給世界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都倡導以人為本、和諧、包容。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把中國和埃及、中國和世界鏈接在一起。”阿巴斯對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就是不斷的鏈接,不僅有政府官方之間的鏈接,也有更多的民間交流,把不同的人類文明鏈接在一起。文化交流之外,中國企業承建埃及新首都CBD項目,以世界級的中央商務區帶動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帶和紅海經濟帶的開發;中國企業在埃及建設太陽能發電站,助力埃及打造區域清潔能源中心……“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我們正在創造更多的奇跡?!卑退拐f。
“深圳這座城市有很多奇跡,它吸引中國人,也吸引外國人。”這是阿巴斯第三次來到深圳。2008年初訪深圳,“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標語讓阿巴斯深受觸動。阿巴斯的第三次深圳之旅正在進行中:觀看深圳原創舞劇《詠春》,讓他對中國功夫有了新的理解;登上平安金融中心云際觀光層,他驚嘆“這是個奇跡”;在深圳大學作講座,他被年輕學子們的求知欲打動,“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的大學作講座。我希望把深圳大學作為開始,以后做更多的民間文化交流,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和埃及?!?/span>
(主辦方供圖)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關煒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