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支部開展支部書記講黨課活動
日期:2021-05-10 來源:深圳市社會科學院
4月25日下午,辦公室支部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支部書記講黨課活動。辦公室支部書記何國勇以“茍壩會議的歷史意義和啟示”為題,結合自己的理解為全體黨員作了主題授課。
首先,會議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何國勇帶頭學習了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的文章《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與會同志就學習內容進行了交流,大家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我們要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決清除腐敗毒瘤,永葆黨的政治本色。
之后,何國勇以“茍壩會議的歷史意義和啟示”為主題講授黨課。他提到,茍壩會議是六屆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3月10日在貴州茍壩附近召開的一次會議,主要討論是否攻打打鼓新場和成立“三人團”負責指揮軍事的問題。會議決定,放棄攻打打鼓新場,認為軍事行動需要集中指揮,經常由中央直接開會討論軍事行動確實于指揮不利。會議決定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3人組成的新的“三人團”(即“三人軍事小組”),周恩來任團長,全權指揮軍事行動。
何國勇表示,盡管茍壩會議沒有在它之前的遵義會議有名氣,但這次會議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擺脫國民黨軍圍追堵截爭取了戰略主動,進一步確立和鞏固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因此在中共革命歷史上有著非同凡響的歷史意義。
何國勇表示,茍壩會議啟示我們,正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集體擁有寬廣的胸懷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會議還啟示我們,黨的民主集中制不能書齋式理解,而要因時因事去理解。何國勇要求,支部全體黨員要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力量,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傳承好一代代革命先烈紅色基因,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推動各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最后,會議討論了發展對象張嵐、黃嘉玲兩名同志審查是否合格的議題。何國勇分別介紹了兩名同志的政治審查情況,支部黨員進行了充分討論并一致認為張嵐、黃嘉玲同志政治審查合格,且支部擬于近期將相關情況報機關黨委預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