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藍皮書:文化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4)》發布 文化科技融合催生新型文化業態
日期:2024-11-12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焦子宇)日前,2024文化科技創新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深大灣區學術研討會分會在深圳大學舉行。會議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百余名專家與青年學者,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時代的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這一主題,助力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會上,《文化科技藍皮書:文化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4)》正式發布。
本次會議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導,深圳市委宣傳部、南山區人民政府、深圳大學主辦,設置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機遇與挑戰”“文旅和藝術研究”三個分論壇。“文化科技創新學術年會”此前名為“文化科技創新論壇”,已連續13年在深圳舉辦,今年起更名為“文化科技創新學術年會”。
《文化科技藍皮書:文化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4)》由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不僅吸收了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的前沿性理論及最新研究成果,還集合了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在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領域的最新成果。該書關注產業、技術、數字人文融合與文化強國的建設實踐,配合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切實有效地提出了政策建議和可行性路徑。
2024年,中國文化科技融合呈現蓬勃發展的強勁趨勢,為文化產業的創新與升級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具體表現在,其一,融合趨勢。技術驅動文化創新,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前沿科技廣泛應用于文化領域。其二,新型文化業態涌現。文化科技融合催生了一系列新型文化業態,如數字文化旅游、在線演藝、電子競技等。其三,文化消費升級。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文化消費方式也在不斷升級。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的普及,使得人們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文化產品和服務。其四,產業融合加速。文化科技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不斷加速,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生態。針對上述現狀,《文化科技藍皮書:文化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4)》提出解決策略及方案:注重內容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強化數據安全管理。
此外,當天會議還舉行了文化數字孿生平臺啟動儀式。該平臺是深圳大學文化數字化與文化創新發展重點實驗室在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的重要成果,旨在通過集成大數據、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文化產業大數據系統,推動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