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從五條脈絡看百年黨史”專題報告會在京舉行
日期:2021-05-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孫美娟)5月13日,《求是》雜志社原社長、中國史學會會長李捷應邀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全體同志作了題為“從五條脈絡看百年黨史”的專題報告。此次報告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21世紀馬克思主義大講堂”第三講。報告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辛向陽主持。
《求是》雜志社原社長、中國史學會會長李捷 本網記者 孫美娟/攝
李捷從道路探索史、思想發展史、自身建設史、民族復興史、走向世界史五個層面全面梳理了我們黨一百年的奮斗史。他指出,這五條脈絡是同心圓,緊緊圍繞著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所講的,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百年黨史,立足民族復興千年偉業,初心使命一以貫之。
李捷講到,中國革命道路,建設道路,改革開放道路,新時代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道路,核心問題是以什么作為探索的起點,從理論出發,還是從實際出發;我們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緊密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先后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我們黨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確保黨不脫離人民群眾,確保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通過“一個根本”“兩大優勢”“三大保證”“六大建設”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我們黨帶領人民走出了一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民族復興史。一部民族復興史也是一部現代化史,是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黨的歷史也是一部中國走向世界的歷史。第一階段是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世界范圍內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第二階段是中國打破西方封鎖遏制,世界范圍內廣大發展中國家影響力上升,多極化趨勢出現。第三階段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大踏步趕上時代,世界范圍內和平與發展成為兩大主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第四階段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強起來的總趨勢不可阻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李捷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源于新時代、屬于新時代、引領新時代,指導我們開創新時代,指引著我們不斷實現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從百年黨史脈絡來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突出特點是既彰顯“集大成”又極具“原創性”。他建議大家要以寬廣的視野讀黨史,以多維的思考讀黨史,以豐富的情感讀黨史。
辛向陽在總結發言時高度評價李捷的報告。辛向陽認為,這場報告的歷史脈絡特別清晰,學術含量很高,報告從五個維度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做了梳理和總結。希望全體同志深刻認識到黨史學習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黨史觀,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走好中國共產黨自身第二個一百年的奮斗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辛向陽 本網記者 孫美娟/攝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孫美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