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前沿
理論前沿
-
新質生產力開拓生態文學研究版圖
本報記者 吳楠 11月30日,《當代外國文學》雜志聯合南京林業大學在南京舉行“外國生態文學研究與新質生產力”學術研討會暨南京林業大學第九屆外國生態文學前沿研究高層論壇。與會學者在新質生產力視域下...
2024-12-06 -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本報訊 11月30日,“第九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高峰論壇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者對話會”在濟南舉行。與會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全面深化改革與社會公平正義”展開深入交流研討。 進一...
2024-12-06 -
在理論實踐互動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本報訊(記者王廣祿)11月30日至12月1日,以“聚焦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主題的2024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在南京舉行。 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芮鴻巖表示,學術理論界應聚焦黨...
2024-12-06 -
發揮聽證會在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新時代取得的重大創新成果,更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民主政治的重大進步。全過程人民民主為協商民主、政策參與、合作...
2024-12-06 -
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體育形象
體育自古以來便存在于不同民族和文化群體的生產活動中,受到地方民族價值觀念與文化傳統的影響。因此,一個國家體育的發展往往表征于民族身份和文化表達的價值體系中,是塑造共同體形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4-11-29 -
文明交流互鑒的新平臺
中國古典文明研究院于雅典正式成立,備受海內外矚目。國際學術界認為,中國古典文明研究院的成立,為中希兩國和世界各國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鑒的新平臺,標志著中國在促進文明對話方面取得了又一重大進展。 ...
2024-11-29 -
推動紅色文化對外傳播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新征程下,紅色文化對外傳播不應只是文化命題,也不只限于為世界提供了解中國的新維度,而應立足服務于新時代建設偉業的奮斗要求,在苦練文化內功的同時,做好做活“對外”文...
2024-11-29 -
健康信息傳播中的文化定位與定制
作為人們接受健康觀念、認知健康科學、形成良好健康素養的重要路徑,健康信息傳播對于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成功的健康傳播離不開對受眾的細分定位及信息內容和渠道的定制。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和衛...
2024-11-29 -
數字文明的人文透視
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縱深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仿真等數字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并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類生活體驗上發揮巨大作用,驅動人類邁向數字文明。一些人認為,數字文明建設主...
2024-11-27 -
展示數字文明的中國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數字文明基于生產方式深刻變革和數字時代現實需要的作用機制形成,是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的一種全新的文明范式。不同于以往文...
2024-11-27 -
北京中軸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脈載體
在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申報的“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9項世界遺產。北京中軸線作為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成熟階段的杰出典范,彰顯了中國傳統...
2024-11-27 -
經濟思想演進中的統計分析
19世紀末特別是20世紀中期以來,歷史、統計和理論三種分析技術的應用較之前更加廣泛,乃至融匯、發育成獨立學科,具體分析方法也日新月異。回溯經濟思想史可以發現,經濟學方法論的爭論多是關涉“經濟科學”...
2024-11-27 -
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國方案
人工智能發展給很多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從法律層面思考如何引導人工智能合理有序發展,成為法治領域的關鍵性問題。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成立專門立法起草小組,歷經多次調研、討論,擬就《人工智能示范法...
2024-11-27 -
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實現的法治之道
改革開放以來,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財產權益,既是我國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遵循的價值主線,也是我國農村土地立法踐行的制度精神。土地承包經營權益是農民享有的主要土地財產權益,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
2024-11-27 -
看“他”者如何觀我
中外交通史研究中,物的流動,宗教、政治制度的擴張與沖突,以及由此引發的文明互鑒一直是學者關注的焦點。但在既有研究中,以中西法治文明交流為主題的研究成果數量偏少且視角單一,側重觀察西方法治文明對中國...
2024-11-27 -
提升流動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日益深化,我國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我國人口流動呈現出以“家庭”為單位的流動趨勢,家庭化流動已成為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形態。隨父母流動到城市生活、學習的青少年...
2024-11-27 -
積極開展數字化心理健康干預
心理健康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學業表現、個人成長以及未來的社會角色扮演。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呈現出多元化、復雜性趨勢。人工智能時代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彌補傳統心理治療手段不足...
2024-11-27 -
有效預防和消解青少年自傷行為
非自殺性自我傷害,簡稱“自傷”,指個體在沒有自殺意圖的前提下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組織,并造成輕度或中度軀體損傷的行為障礙。雖然自傷很早就被學界關注,但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若干行為障礙或情緒障礙的癥狀、...
2024-11-27 -
第三屆全國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論壇在北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想)11月25日,第三屆全國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論壇在北京舉行。 會議現場 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嶸表示,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已經逐步成長為全國智能社會治...
2024-11-27 -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杰 通訊員 黃子豪)11月23日,第四屆“跨境治理與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行。來自內地及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政府實務人員齊聚羊城,開展跨界深度交流,為推進...
2024-11-27


